联系我们CONTACT US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
手机:13988889999
电话:020-88889999
邮箱:Wins@hotshotlab.com
查看更多
R最新动态RECENT NEWS
你的位置: 首页 > 最新动态

1 金属 3D 打印全产业链布局龙头地位稳固

发布时间:2024-04-27 13:13:53  点击量:

  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工业级金属增材制造的高新技术企业,业务涵盖3D打印设备的研发及生产、金属3D打印定制化产品服务、金属3D打印原材料研发及生产、金属3D打印工艺设计开发及相关技术服务,形成了完整的金属3D打印产业链。公司实力在国内外金属增材制造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2011年西北工业大学及成员股东共同出资成立西安铂力特激光成形技术有限公司。

  2014年公司成立子公司陕西增材制造研究院有限公司(2021年,名称变更为铂力特(渭南)增材制造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增材制造成套设备研制、销售,激光加工及新材料技术开发。

  2015年子公司铂力特科技(香港)有限公司成立,主要从事激光成形及修复相关产品和服务的采购和销售。

  2017年12月,子公司铂力特(江苏)增材制造有限公司成立,主要从事增材制造设备、耗材、零件、软件的技术开发、生产及销售。

  2018年,子公司铂力特(深圳)增材制造有限公司成立。2019年公司上市。

  截止2022Q1,折生阳直接持有公司21.59%的股份,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黄卫东为萍乡晶屹的执行事务合伙人,通过萍乡晶屹间接控制公司8.31%的股份;薛雷直接持有公司4.53%的股份,并为萍乡博睿的执行事务合伙人,通过萍乡博睿间接控制公司2.17%的股份,三人合计控制公司36.60%的股份。

  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薛蕾先生,博士研究生学历,曾任西北工业大学副教授,中国光学学会激光加工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青年委员会理事。公司第二大股东、董事黄卫东先生,博士研究生学历,西北工业大学教授,国家科技部 3D 打印专家组首席专家。

  公司第一大股东、董事折生阳先生,高级工程师,曾任庆安宇航设备公司热工艺所所长、陕西华秦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

  公司在原材料领域通过不断地提升研发投入和建设批产线,在关键牌号的金属粉末产能上实现了较大的提升。

  2021年,公司打印材料除了可以自用外,还实现了1640万的销售收入,材料领域的毛利率高达40.54%。公司的打印设备可分为自研设备和代理设备。

  从营收增长角度来看:公司自研设备2017年收入仅为0.37亿元,2021年则达到了 2.18 亿元,年复合增速达 55.62%。代理设备收入增速呈下滑态势,2021年代理设备营收 0.40亿元,较2017年减少了50.53%。主要原因可能和公司自研设备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价格较进口设备更为低廉有关。

  从毛利率角度看:公司自研设备的毛利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并在2021年创历史新高,达到了 53.21%,较2020年提升 2.59pct,较2017年提升了 16.76pct。代理设备的毛利率呈下滑趋势,2021年该业务毛利率为 19.24%,较2020年降低了 4.01pct,较2017年降低了 2.80pct。

  公司自研金属 3D 打印设备共三种:激光选区熔化成形设备(SLM)、激光立体成形设备(LSF)和电弧增材制造设备(WAAM)。

  SLM 设备占比最高。SLM 设备的工作原理为:将被打印零部件提前在专业软件中添加工艺支撑与位置摆放,并被工艺软件离散成相同厚度的切片,工艺软件根据设定工艺参数进行打印路径规划。

  实际打印过程中,在基板上用刮刀铺上设定层厚的金属粉末,聚焦的激光在扫描振镜的控制下按照事先规划好的路径与工艺参数进行扫描,金属粉末在高能量激光的照射下发生熔化,快速凝固,形成冶金结合层。当一层打印任务结束后,基板下降一个切片层厚高度,刮刀继续进行粉末铺平,激光扫描加工,重复这样的过程直至整个零件打印结束。

  LSF 的工作原理是:聚焦激光束在数控系统的控制下,按照预先设定的路径进行移动,移动的同时,粉末喷嘴将金属粉末直接输送到激光光斑在固态基板上形成的熔池,使之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的顺序凝固,从而完成一个层截面的打印工作。

  这样层层叠加,制造出接近实体模型的零部件实体。该设备不仅可以快速成形大型金属结构 件,而且可以进行损伤零件的快速修复。

  其修复原理是:以损伤零件为基体,对待修复区域逐层堆积熔化粉末,在不破坏零件本体性能的前提下,对损伤零件进行性能修复与再制造,恢复零件的几何性能和力学性能,使零件再次达到使用要求。

  WAAM 的工作原理是:采用电弧为热源,通过同步送丝方式,在数控程序控制下,根据三维数字模型由点-线-面-体逐渐成形金属零件的先进数字化制造技术。

  其优势是沉积效率高,丝材利用率高;整体制造周期短,成本低;对零件尺寸几乎无限制,易于修复零件;对金属材质不敏感,可以成形对激光反射率高的材质,如铝合金,铜合金等。

  从实际应用来看,SLM设备的打印精度、打印表面粗糙度和光洁度更好,应用最为广泛,在公司自产设备中占比最多。

  LSF 设备可在现有设备上打印,适合零件修补,打印效率高于 SLM设备。WAAM是打印效率最高的设备,适合大尺寸零件制备。SLM和 WAAM 设备打印产品的表面粗糙度和光洁度都逊于 SLM 设备,往往需要进行后处理。

  金属 3D 打印产品是通过自研设备进行生产的,公司产品应用领域包括航空航天、工业机械、能源动力、科研院所、汽车制造及电子工业等领域。

  相比传统机加工、铸造、焊接等加工方式,3D 打印成形能够实现零件减重、复杂内腔结构成型、零件整体化功能集成、损伤修复与再制造、单件定制化大尺寸构建的快速制造等功能。

  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 5.52 亿元,同比增长 33.92%,2017-2021年营收复合增速达 25.86%。2021年公司实现净利润-0.53 亿元,同比减少 161.48%,主要是公司确认股份支付费用 1.73亿元所致。

  若扣除该部分费用,公司归母净利润约为 1.2 亿元,同比增长 37.7%。2022Q1 公司营收 0.90 亿元,同比增加 97.34%,同样由于股份支付的影响,公司归母净利润为-0.32 亿元,同比增加 35.05%。

  首次授予部分授予日为2020年 11 月 17 日,首次授予数量为 320 万股,首次授予人数 93 人,授予价格 20 元/股。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中预留限制性股票授予日为2021年 11 月 16 日,预留授予数量为 80 万股,预留授予人数为 54 人,预留授予价格为 20 元/股。

  公司股份支付费用2021年达到了 1.7 亿元,是激励期间内费用最高的一年。但自2022年后股份支付费用将会逐渐减少,尤其是2023年,将减少为2021年的 49%,公司净利润有望随股份支付费用减少而迅速攀升。

  从季度营收数据来看,公司一季度的营收规模最小,二、三季度要明显增多,四季度的营收规模最多,甚至远超前三季度之和。公司生产及收入确认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2020年毛利率为近年来峰值,达到了 52.72%,超出2017年11.68pct。2021年毛利率为 48.23%,较2020年下滑 4.49pct,主要系打印定制化产品毛利率下降较多。

  公司净利率在2017-2019年呈上升趋势,主要系该期间公司毛利率上升较快。2020-2021年公司净利率呈下滑趋势,主要原因是期间费用率明显升高所致。

  公司管理费用率呈逐年增加趋势,2021年管理费用率 39.42%,同比提升26.43pct,较2017年提升 31.80pct,主要原因是本年度因股份支付确认了大量的管理费用。

  公司研发费用率也呈逐年增加趋势,2021年研发费用率 20.69%,同比增加 4.14pct,较2017年增加 10.12pct。

  公司2021年期末存货中,原材料占比最高,为51.53%,较期初减少 6.93pct,原材料余额2.01亿元,较期初增加 76.25%。在产品占比22.74%,同比增加4.35pct,在产品余额0.88亿元,较期初增加 404.21%。发出商品占比10.77%,较期初减少6.90pct,发出商品余额0.42 亿元,较期初增加 21.86%。

  3D打印上游主要包括3D打印所需的原材料、3D打印设备所需的软硬件;中游为3D打印设备及服务;下游为打印产品的应用领域,包括航空航天、机械制造、消费电子、汽车行业、医疗行业等。

  3D打印原材料主要分为金属粉末和非金属粉末。金属粉末制造过程中重点关注纯净度、颗粒度、均匀度、球化度和含氧量。目前主流的金属粉末材料包括钛合金、高温合金、钴铬合金、不锈钢和铝合金等。非金属粉末材料主要包括尼龙、PLA、ABS塑料、树脂等。

  其中固态还原法和电解法适合生产元素金属粉末,但不适合生产合金粉末。雾化法则克服了这一缺点,被广泛应用于合金粉末生产。

  雾化法是通过雾化剂将金属溶液粉碎尺寸小于150μm 颗粒的方法。粉碎金属溶液的方法包括二流雾化法、离心雾化、超声雾化、真空雾化、水汽雾化等。其中水汽雾化法具有设备及工艺简单、批量大、能耗低的特点,是目前金属3D打印粉末制造的主要方法。

  金属3D打印粉末制造完毕后,还需对其关键指标进行检测,尤其是航空航天领域,对3D打印金属粉末质量要求极高。3D打印粉末的关键指标包括纯净度、粉末流动性和松紧密度、粉末力度分布和粉末形貌。

  在高端金属粉末生产领域,世界上仅有美、德、加拿大等少数几个国家具有原创或较深的技术积累,并且这些国家禁止生产高性能球形粉末的生产设备对外销售。

  国内参与 3D 打印金属粉末的企业也有一定的数量,但技术含量不高,主要供给中低端市 场。面向航空航天、医疗等对金属粉末品质有严格要求的领域,国内金属 3D 打印服务商依然要从国外进口大量金属粉末。

  3D 打印设备所需的硬件主要包括主板、DLP 光引擎、振镜系统、激光器、扫描仪等。其中,激光器和振镜系统的国产化率较低,国内以铂力特为代表的设备生产商主要依赖国外进口。

  激光器的主要作用是熔化金属粉末使其能够形成最终零部件,约占设备平均成本的 19%,该市场基本被 Trumpf、IPG等 3-4 家国外公司占有。

  扫描振镜是控制激光光斑位置的装置,通过扫描振镜的不断移动,完成整个零部件的打印,在各型号设备产品平均成本占比为 6%,目前该市场主要被德国 Scanlab 占有。

  3D 打印设备,中国市场的主流设备品牌包括联泰、EOS、华曙、铂力特、3D Systems、GE、Stratasys、惠普等。

  按照国际标准化组织辖下增材制造技术委员会发布 ISO/ASTM 52900:2015,可以将增材制造设备分为 7 大类:立体光固化成型法(SLA)、微喷射粘结技术(3DP)、定向能量沉积(DED)、分层实体制造法(LOM)、熔积成型法 (FDM)、聚合物喷射技术(PloyJet)、粉末床熔融(SLM、SLS、EBM)。

  其中,SLA 以液态光敏树脂为原料,利用光敏树脂在紫外激光束照射下会快速固化为原理进行产品打印,成型表面质量光洁度高,但强度偏低。

  FDM 方法以蜡、ABS、PLA、尼龙等为材料,通过将材料在喷头内加热熔化后挤出方法进行打印,成本较低,适合在消费级市场大量应用。

  3DP 技术以陶瓷、塑料为材料,采用类似 SLM 的分层铺粉方法进行产品打印,成本较低,可实现彩色打印,但成型强度、韧性较低,需后处理。目前金属增材设备制造技术主要包含 SLM、SLS、EBM 和 LSF 等。

  SLM、SLS 采用分层铺粉的方式进行打印,打印精度较高,是主流的金属 3D 打印技术。

  EBM 使用电子束代替激光作为能量源,适合对激光反射较强的材料进行打印。LSF 方法是通过边送粉边打印的方式进行产品制备,打印效率高,尤其适合零件修补,缺点是打印精度不高,打印完往往要进行后处理。

  随着金属 3D 打印技术在我国的快速发展,国内设备厂商在 3D 打印设备所需的专用材料、工艺装备、关键零部件、软件系统等实现了技术突破和工艺经验积累,具有了一定的批产能力,带动整个产业的竞争力明显提升。

  目前,我国的熔融沉积成形、光固化成形、激光选区烧结/熔化等一大批工艺装备实现产业化,部分增材制造工艺装备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下游应用领域来看,增材制造被广泛用于航空航天、医疗、汽车等领域。根据 Wohlers Associates 2022,2021年增材制造应用市场中航空航天占比 16.8%,医疗占比 15.6%,汽车 14.6%,消费类/电子产品占比 11.8%,科研机构占比 11.1%,政府/军事占比 6%,能源 7%,建筑 4.5%,其他 12.6%。航空航天领域、医疗和汽车是 3D 打印产品最重要的应用领域。

  目前 3D 打印的零部件已经在军民机上得到了大量的应用,包括燃油喷嘴、涡轮机叶片、起落架等。GE 航空是业内第一个使用 3D 打印技术生产飞机发动机零件的大规模制造工厂。

  据 3D 打印技术参考报道,2021年中,GE 航空的增材制造工厂已经发货了其打印的第 10 万个 3D 打印燃油喷嘴。

  采用 3D 打印技术可将原来 20 多个部件变成一个整体,重量减轻了 25%,耐用度提高了 5 倍,成本效益提升了 30%。

  GE 公司在2013年还收购了意大利航天公司 AVIO,掌握了“电子束选区熔融技术”,用于制造钛铝合金低压涡轮机叶片。

  2021年,英国航空发动机制造商罗罗公司其采用 3D打印技术制造了飞机发动机的尾部轴承外壳(TBH),用作飞机和发动机之间的连接元件,节省了 25%的材料。

  另外,罗罗还采用 3D 打印技术制造了 TBH 的可拆卸消音板,将噪声降低了 50%。

  赛峰集团与 SLM Solutions 合作,采用 3D 打印技术制造了喷气式飞机的前起落架组件,尺寸达 455×295×805mm,该技术将原来 3 个零件组合为一个整体,重量减少了 15%,验证了 3D 打印技术在飞机主要配件上应用的可行性。

  目前航空公司都在致力于减轻飞机重量以提升其盈利能力,军机也希望借助 3D 打印技术减重以提升其作战机动性,当前 3D 打印在军民机领域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未来市场空间广阔。

  据中国日报海外版报道:导弹弹头减重 1KG,可增加 12 至 15km 的射程。3D 打印改变了传统零件的设计和加工方式,可将多种复杂零件转变成一体,并可实现内部多孔、网等复杂拓扑结构,可明显减轻导弹重量。

  因此 3D 打印被认为对导弹性能具有明显提升作用,在该领域需求有望持续提升。另外 3D 打印技术还有助于提升导弹制造效率。3D 打印技术参考报道题为《3D printing speeds up production of missiles》的文章,介绍了中国最大导弹制造商-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利用 3D 打印技术进行导弹设计和制造的成果。

  以导弹燃气舵为例:传统制造技术制造单个燃气舵需要数十名技术人员和工人花费一到两个月才能完成。而采用 3D 打印技术,几个工人一周内就能制造出一个方向舵。除燃气舵外,航天科工技术人员还利用该 3D 打印技术制造多种巡航导弹部件,如发动机和机身面板。

  据 3D 打印技术参考报道,中国空间站“梦天舱”的重要结构导轨支架采用 3D 打印的薄壁蒙皮点阵结构。该支架单件最大尺寸 400×500×400mm,打印完成后组装拼接最大部分尺寸可达 2000mm。该结构由铂力特参与制造,相比传统制造方法,零件重量大幅减少。

  2021年 12 月 17 日,由铂力特打印、星众空间出品的“灵巧号”太空实验卫星搭载“华羿一号”亚轨道火箭在西 北某试验场成功实施首次飞行。铂力特采用 AlMgSc 高强度铝合金作为原材料,采用 BLT-S400 三激光设备实现快速研制,满足主框架结构轻质、高刚度的技术要求和项目紧急的节点要求。

  3D 打印技术具有的灵活性高、不限数量、节约成本等特点,能够非常好地满足医学领域个体化、精准化医疗的需求。金属 3D 打印在医疗领域主要是用于打印人体骨骼及牙科产品。近日,协和医院胸外科专家团队成功为患者植入 3D 打印钛合金胸肋骨,为患者重新塑造了胸廓。

  3D 打印种植牙可直接形成含牙根的整个牙体,仅需微创拔牙、植入种植体和牙冠修复等步骤,可实现与原有牙槽无缝结合,减少患者痛苦,椅旁治疗周期短,费用也大大降低。

  相比传统汽车制造工业,3D 打印技术无需模具、能够减少废料、可随时打印维修部件而减少零件库存,得到了汽车制造领域的重视, 3D 打印技术在汽车零部件领域更广泛地应用已成大势所趋。

  据南极熊报道:希腊汽车制造商 SPA 将推出一款 3000 匹马力的“超跑”汽车,该车的特点是采用羽毛状的 3D 打印车身面板,并为了匹配超大马力采用了 3D 打印的四路排气管,以及基于钛和镁的制动卡钳和轮子毂。

  国内的设计公司 Ascension Design 制造了世界首款可以实际使用的 3D 打印 2 片式钛合金轮毂,据公司负责人介绍,该轮毂已通过国家标准的性能实验,满足上路的性能条件和要求,将会在不久后交付给第一批客户装车上路。

  2.2 市场规模: 金属增材市场未来 3 年将保持 20%以上的增长速度

  根据 SmarTech Analysis发布的最新增材制造行业数据,3D打印市场在2022Q1第一季度增长到了 30 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 27%。

  国内增材市场规模在2021年达到了262亿元,较2020年增长了 34.1%。据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我国增材市场规模在2024年将达到 500 亿元,2021-2024年年均复合增速为24.12%。

  从细分产品来看,3D 打印原材料占比 17.04%,打印装备占比 22.42%,3D 打印服务占比 40.09%,其他占比 19.64%。3D 打印服务占比远远超出其他细分产品。

  2021年增材制造材料产业规模达到25.98亿美元,较2020年增长23.4%。

  其中,金属原材料占比18.2%,光敏树脂占比25.2%,聚合物丝材占比19.9%,聚合物粉材占比 34.7%。

  2021年增材制造装备销售总额达到 34.17 美元,较2020年增长 13.4%。其中,金属打印机市场份额为 36.1%,非金属打印机市场份额为63.9%。

  2021年增材制造服务产值规模达到62.35亿美元,较2020年增长18.3%。其中,航空航天占比 16.8%,是 3D 打印产品最重要的服务领域。

  Xignite 在2021年发布了全球 3D 打印排名前 25 的企业排名情况。其中位居前三的企业分别为泰国的 Cal-Comp Electronics、日本的 Mitsubishi Paper Mills 和美国的 3D Systems。其中进入排行榜的中国企业有 5 个,分别是西安铂力特、永盛新材料、实威国际、武汉金运激光与力新国际。

  从企业分布区域来看:25 家企业中中美企业数量占比达到了 40%,中国和美国是 3D 打印产业规模全球领先的地区。

  金属 3D 打印设备的主要竞争对手包括 EOS、SLM Solutions、3D Systems、铂力特、华曙高科。德国 EOS 成立于1989年,专注于金属和高分子工业增材制造技术(SLM、SLS)的研发、生产和销售,EOS 公司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金属增材制造设备提供商。

  德国 SLM Solutions Group AG 公司是金属增材制造设备生产商及服务提供商,是法兰克福上市公司。公司一直专注于选区激光熔化(SLM)相关的高新技术研发及产业化,为客户提供具有高自由度形态部件的设计和制造方法,提供个性化定制机批量的部件生产。

  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 5.43 亿元,其中设备收入 4.16 亿元。美国 3D Systems Corp 成立于1986年,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企业,是最早提出并应用立体光固化技术(SLA)的公司,发展成为全球销售规模最大的 3D 打印解决方案供应商,提供从“设计到制造”全套增材制造解决方案,包括 3D 打印机、打印材料、打印服务和云计算按需定制部件。

  主要技术路线包括 SLA、SLS 和 SLM。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 39.13 亿元,其中设备收入 13.90 亿元。

  公司具备 3D 打印设备、材料及软件自主研发及生产能力。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30 亿元,同比增长 53.94%。

  其中,3D 打印粉末材料实现营收 0.27 亿元,营收占比 8.08%;3D 打印设备及辅机配件实现营业收入 2.92 亿元,营收占比达 88.32%,其中金属设备实现营收 2.37 亿元。

  从营收规模来看:在可获悉数据的四家公司中,3D Systems 2021年营收达到了 39.13 亿元,处于领先地位。

  铂力特以 5.52 亿元的营收规模位居第二。从 3D 打印设备收入规模来看,3D Systems 依然以 13.90 亿元的收入规模居于首位,铂力特设备收入规模为 2.18 亿元,居于第四位。

  需要指明的是,铂力特和 SLM Solutions 的设备收入仅有 3D 金属打印设备,其余公司的设备收入中既包括金属设备也包括非金属设备。

  以 2021 年为例,公司共生产设备 293台,其中对外销售、自用及库存数量分别为 140、94、59 台。可比公司华曙高科所产设备则全部用于对外销售,2021 年销售数量为 133 台,其中还包括了一部分非金属打印设备。

  从设备产量来看,铂力特远超华曙高科。2021年,铂力特设备销售均价为 155.8 万元,若不考虑库存数量,将自用数量考虑进来,铂力特设备产值将达到 3.65 亿元。2021年,华曙高科设备产值为 2.92 亿元,其中金属设备产值约 2.37 亿元。从设备产值来看,铂力特在国内也处于领先地位。

  从产品特点来看,铂力特产品的成型尺寸、激光器数量配置都与国外竞争对手相比都有一定的竞争优势。2021年公司代理销售增材制造设备及配件业务收入 0.4亿元,较 2017 年下降了 50%;而公司自研设备 2021 的销售收入却较 2017 年提升了 486%。

  整体来看,以铂力特为代表的国内金属 3D 打印设备制造商的技术实力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由于价格低廉,且国产厂商立足国内,可以更好地服务用户,国产设备表现出越来越强的竞争力。

  当前国内金属增材产品服务的厂家主要有铂力特、鑫金合、顶维科技等。以南极熊在2021 年 7 月发布的数据来看,铂力特以 150 余台金属 3D 打印设备规模居行业第一。而至2021 年底,铂力特拥有的金属 3D 打印设备已到了 240 台,是国内最大的金属 3D 打印工厂,在打印产品领域有着突出的规模优势。

  公司集 3D 打印原材料、3D 打印设备及配套软件、3D 定制化产品服务于一体,生产成本更低。产品打印过程中,从材料到打印产品衔接度好,打印效率高。

  公司设备的软、硬件均为自研,参数调节更加灵活,对打印产品的适配度更高,打印合格率高。公司 3D 打印产品应用在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打印技术获国际认可。

  根据公司招股说明书,公司 3D 打印零件产品已批量装机或支持多项国家重点项目,包括 7 个飞机型号,4 个无人机型号,7 个航空发动机型号,2 个火箭型号,3 个卫星型号,5 个导弹型号,2 个燃机型号,1 个空间站型号。

  涉及 C919 等军民用大飞机、先进战机、无人机、高推比航空发动机、新兴导弹、空间站和卫星等。

  2017年,公司获得“全球 3D 打印 OEM 奖(企业)”,是中国唯一获奖的金属增材制造企业,2018年度获得该奖的为美国 GE 增材制造公司。

  金属 3D 打印应用领域对粉末的要求很高,尤其是航空航天和医疗等高端应用领域。国内生产 3D 打印金属粉末的厂家多集中在低端应用领域,能够自主生产 3D 打印用高品质金属粉末的制造商数量不多。

  公司2018年的采购数据有具体采购来源的金额为 1094.5 万元。其中,供应商为国外的采购 金额占比达 95.8%。除了材料制造难度大的因素外,国内还大量使用进口打印设备,而部分进口设备的非开源模式,也限制了一些国产粉的应用。

  随着金属 3D 打印技术在航空航天、医疗等领域的快速渗透,市场对高端 3D 打印金属粉末需求旺盛,国内 3D 打印金属粉末厂家都在积极地进行粉末产品研制和相关生产线D 打印金属粉末制品厂家的市占率也有望逐步提升。

  根据铂力特2021年年报数据,公司已经建设完成 10 条增材制造专用高品质金属粉末生产线。已开发出了大部分牌号的钛合金粉末和关键牌号的高温合金粉末。公司所产金属粉末的球型度、空心粉率、杂质含量、特殊元素含量均达到了行业先进水平。2021年公司所产金属 3D打印材料除了自用外,还实现了 1640 万的销售收入。

  铂力特创始人黄卫东为西北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早在1995年,黄卫东就产生了把 3D 打印技术和同步送粉激光熔覆相结合,用于直接制造可以承载高强度力学载荷的致密金属零件的想法。

  2007年,黄卫东团队研制并售出国内第一台大型金属 3D 打印商用化设备。

  2011年,西北工业大学及成员股东共同出资成立西安铂力特,依托强大的科研实力,公司已成为中国 3D 打印发展速度最快、盈利能力最好的企业之一。

  公司经过多年的发展,在设备、零部件制造、部分原材料领域都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2017 年,公司获得“全球 3D 打印 OEM 奖(企业)”,是中国唯一获奖的金属增材制造企业,技术实力得到国际认可。

  公司是我国金属增材制造骨干企业,产品已批量装机或支持多项国家重点型号项目,涉及领域包括军机、导弹、火箭、卫星和空间站等。

  公司“飞机结构精密激光选区熔化成型制造技术机应用”获得“国防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内冷却整体结构涡轮转子增材制造研究”获得“国防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公司涉足 3D 打印的时间较早,在增材制造方面积累了大量的行业经验和基础数据,为标准制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公司参与制定的《增材制造主要特性和测试方法零件和原材料》(GB/T35022—2018)作为国家已制定的增材制造领域四项标准之一于2018年 5 月发布,并于2019年 3 月正式实施。同时,公司还参与了国家增材制造技术及标准化路线 国内最大金属增材制造基地、规模优势突出

  在打印设备领域,公司设备型号有10余种,出货量和市场占有率在国产金属3D打印设备市场中位居前列。

  公司设备成型尺寸覆盖范围广,可成形材料涵盖钛合金、高温合金、铝合金、铜合金、不锈钢、模具钢、高强度钢等多个种类,可满足不同用户的打印需求。

  其中,BLT-S310型号通过空中客车公司认证,成为空客 A330机型增材制造的主要设备;2021年公司还研制成功了 BLT-S1000 设备,满足了客户超大尺寸打印需求。

  在3D打印服务方面,截止2021年底,公司拥有各类金属增材设备 240 台,是国内金属 3D 打印设备装机量最大的公司。

  公司金属 3D 打印工艺研发团队拥有多年金属 3D 打印工艺技术经验积累,共计完成超过数万件各型金属 3D 打印零部件的制备,涵盖航空、航天、汽车、模具、医疗、核电等领域。

  其中,在航空航天领域公司有着绝对的竞争优势,公司创业团队来自国防重点高校西北工业大学,公司成立之初就开始涉足航空航天领域,参与了多个型号项目的研制,与客户保持着较高的粘性。同时由于我国航空航天领域大型企业集团具有的国防背景,国外竞争对手尚难以进入该领域,公司在该领域有着坚固护城墙。

  公司除了提供打印产品服务外,还为客户提供打印技术服务,包括工艺咨询服务、设计优化服务、逆向工程服务、软件定制服务等。

  在 3D 打印原材料领域,公司近年来致力于 3D 打印原料制造技术提升和批产能力建设。

  公司目前已掌握了采用惰性气体雾化技术制造专用粉末的方法,所制粉末在球 形度、空心粉率、杂质含量、特殊元素含量均达到行业先进水平。

  在生产能力建设方面,公司已经建成 10 条增材制造专用高品质金属粉末生产线。公司已开发的增材制造粉末主要是钛合金粉末和高温合金粉末,包括 TA1、TA1ELI、TA15、TC4、TC4ELI、TA18、TC11、TC18、TC21、Ti65、γ-TiAl、GH5188、GH3536、GH3230、GH4169、GH4099 等,基本上涵盖了绝大多数的钛合金牌号和关键的高温合金牌号。

  公司技术水平快速提升离不开在研发领域的高投入。2021年研发费用 1.14 亿元,同比增加 67.40%,2017-2021年 CAGR 达 48.87%。2021年底,公司拥有员工 1100 余人,其中研发人员 267 人,较上期增长 35.53%。公司累计申请专利 370 项,拥有授权专利 217 项,其中发明专利 67 项,实用新型专利 130 项,外观设计专利 20 项。

  航空航天领域对产品质量要求极高,公司凭借着一系列创新的增材技术工艺和工程化应用经验积累、优秀的流程管理和严格的质量管控,产品保持较高的良品率,获得客户的高度认可。

  根据公司披露:2016-2018 年公司 3D 打印定制化产品良品率分别 为 93.99%、95.49%及 95.68%,退换货的出库成本金额分别为 19.00 万元、13.64 万元及 0 万元,占当期主营业务成本比例分别为 0.20%、0.11%及 0.00%,占比较低。

  公司在产品质量方面的不断提升,一方面增强了公司获得新订单的能力,另一方面带动增材制造从产品研发设计到零部件直接制造转变。

  公司增材制造的零件已经批量应用于各型军民用飞机、先进战机、无人机、高推比航空发动机、新型导弹和卫星等国家重点工程。公司目前还有大量的研制型号,未来产品品质随整机验证后将会批产放量,带来营收规模快速增长。

  目前金属 3D 打印在下游应用处于快速渗透期,为适应未来下游需求增长,公司近年来积极推进产能建设。

  公司的产能建设项目共有三期,共128亩,位于西安市高新技术开发区。一期项目占地50 亩,建筑面积40000平米,于2018年 6 月整体建成,投入使用,并在当月,铂力特公司整体搬迁至一期场地。

  公司二期项目于 2017 年筹备建设, 2019 年开工,2021 年公司完成二期项目建设并投入使用,公司产能得到大幅提升。

  2022年 7 月,公司三期项目开工,公司智能化 3D 打印产业化基地规模进一步扩大。

  庞大的设备数量为公司 3D 打印定制化产品规模生产提供了 有力支撑。公司二期项目已经建成,未来生产规模将进一步提升。公司产品广泛应用 于航空、航天、汽车、模具、医疗、核电等领域,3D 打印产品在这些领域的应用正处 于快速渗透的阶段。

  在智能制造时代,将有越来越多的制造商选择金属 3D 打印技术制造零件以实现减重和提升打印效率的目的,公司 3D 打印定制化产品将随着 3D 打印技术的快速渗透而实现高速增长。预计公司 2022-2024 年该业务营收增速分别为 40.0%/36.0%/32.0%,毛利率分别为 54.0%/53.5%/53.0%。

  自研 3D 打印设备及配件:公司自研 3D 打印设备的技术水平可比肩国际先进水平, 但售价却比国外设备有明显优势。另外,公司立足国内,可以更好的为国内客户提供 售后服务或技术支持,在售后服务环节也比国外设备更有优势。

  代理销售增材设备及配件:金属 3D 增材市场处于快速增长期,未来 3 复合增速超过20%,下游对进口设备仍有大量需求。预计公司该业务2022-2024年营收增速分别为15%/12%/9%,毛利率分别为 20.2%/19.5%/18.7%。

  3D 打印原材料:司目前已掌握了采用惰性气体雾化技术制造专用粉末的方法,所制粉末在球形度、空心粉率、杂质含量、特殊元素含量均达到行业先进水平。

  在生产能力建设方面,公司已经建成 10 条增材制造专用高品质金属粉末生产线。基本上涵盖了绝大多数的钛合金牌号和关键的高温合金牌号。

【返回列表页】

顶部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  电话:020-88889999 手机:13988889999
Copyright © 2012-2024 AG九游会 版权所有 ICP备案编:粤ICP备**********号